脊椎側彎的預後

⚡ 相同的側彎度數,影響會因年齡不同而有所差異

脊椎側彎並非單純的骨骼問題,而是與神經、肌肉及整體姿勢動作息息相關。輕中度側彎若出現在生長板接近閉合階段,通常對健康影響較小。然而,若發生在青春期快速成長階段,可能會快速惡化,甚至影響未來生活品質。此外,邁入中年後,部分側彎患者可能會經歷另一個側彎加速惡化的高峰期,導致疼痛加劇、影響坐、站、及行走...等生活功能。

📅 不同年齡的側彎影響

✅8歲前的早發性脊椎側彎

若是5歲前就出現早發性脊椎側彎且側彎度數嚴重,未來將會對孩子的心肺功能影響非常大。其實嬰兒型脊椎側彎並不常見而且大部份側彎會自行消失。因為肺部在8歲前仍在快速發育,此階段側彎度數持續惡化,將會導致肋骨變形擠壓肺臟,而影響肺泡的發育及肺活量,形成限制型肺部疾病(restrictive lung disease),最後演變為肺動脈高壓導致右心衰竭或肺因性心臟病而減少預期壽命。

✅ 8歲後發展的側彎

若是在肺部發育成熟(8歲)後才發展出來的側彎,很少會伴隨嚴重的肺部併發症,曾有醫學研究期刊提到側彎度數大於80度以上才會響心肺功能,但這種影響不像早發性側彎一樣會危及生命,但仍可能對生活品質造成影響。

✅ 成年後的影響
幾乎大部份原發性側彎患者,在骨頭發育成熟後的20年都能正常生活、生育及工作。腰椎側彎、或主彎位於胸腰交接處者,未來出現背痛的機率較高,而背痛影響生活的程度則和脊椎退化的程度有關。隨著年齡增長因為疼痛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失能,將會嚴重影響未來的生活品質。

💡 為什麼矯正治療後,側彎仍會惡化?

許多患者在青春期接受側彎矯正治療後,側彎度數曾獲得改善,但隨著年紀增長,側彎可能會反彈甚至持續惡化。關鍵原因如下:

1.太早中斷矯正治療

若在生長板尚未閉合,其骨頭、神經系統都在成長及發育,此為不穩定階段,此期間所獲得的任何矯正成效,都可能隨著骨頭及神經發育產生改變,因此所有的脊椎側彎治療至少延續或觀察到骨頭穩定成長。

👉當骨頭成長已進入穩定階段,側彎運動與背架哪一項治療先終止呢?若從神經學的觀點來看,應先終止背架,運動需延續以逐漸適應脫離背架後的不穩定階段。

若在側彎矯正治療過後改善部份側彎度數,即使骨頭成長已達穩定,亦不建議立即中止治療,因為中樞神經仍需時間適應新的脊椎及身體位置,此時代表在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側彎患者有能力將脊椎帶往新的位置,但不表示他們有能力在面臨各式活動及挑戰時,能穩定維持矯正後狀態。需待側彎患者始能感受正確及錯誤身體位置的差異、察覺身體的錯誤力、有能力自我修正、及判斷是否能修正錯誤力並尋求適當協助,此時脊椎側彎才有機會達到不反彈的穩定狀態。 

2.僅針對肌肉骨骼進行訓練

大多數的脊椎側彎矯正運動,強調透過肌肉的力量訓練增加肌肉量,使背部的凹陷部位利用肌肉填充,透過這種肌肉量的增長並無法有效支撐並拉長彎曲的脊椎,因此側彎度數不但難以利用這種方式改善、也無法透過這種方式維持穩定。

雖然在執行這些高強度運動的當下,脊椎是被擺位在拉長的狀態,但其獲得的矯正成效僅限於該運動姿勢,無法延續到日常的姿勢維持。若在維持姿勢時,強行摸擬出運動當下的肌肉收縮方式,將會讓軀幹及脊椎處於相互靠近的狀態,且用的力量愈多,身體就愈僵硬。

🎯只針對肌肉進行強化訓練可讓背部的凹凸對稱,但過多的肌肉進行等長收縮(isometric contraction)、或用的力道過強,反而難以攤開、拉長脊椎及軀幹,只要無法長時間將脊椎維持在拉長的狀態,側彎度數仍會順著重力繼續惡化。

3.錯誤的感覺訊息迴饋

脊椎側彎導致中樞神經的感覺運動整合訊息產生錯誤,導致脊椎兩旁肌肉持續不對稱放電、出力。而中樞神經又為了維持側彎姿勢的穩定,會徵召更多肌群以平衡不對稱的側彎姿勢,這種長時間不對稱、不當的發力導致肌肉張力異常、軟組織缺乏彈性,使肌肉、關節及肌腱內的本體感覺感受器變得不敏感,無法傳遞正確的訊息到中樞神經進行修正。

當側彎患者無法感受到關節位置的差異、肌肉的施力方向、力量強度、動作順序...等差異,便無法達成長久維持穩定側彎的目的。

4.中樞神經持續發出不正確的訊息至肌肉骨骼系統

人體的姿勢控制及動作,都必需經由感覺訊息傳入到中樞神經,由中樞神經進行整合,再由運動神經傳遞指令到肌肉系統執行動作及平衡姿勢。當這個過程產生的錯誤,中樞神經將持續發出不正確的訊息到肌肉骨骼系統。這也就是穿著背架、或進行傳統針對肌肉骨骼系統的側彎矯正運動難以達成長久穩定側彎的原因,因為這些治療並沒有對錯誤訊息進行修正,僅能在穿著背架、或執行運動訓練的當下,阻擋或暫時減少錯誤,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些矯正方式無法長久穩定側彎。

🥊結論:

原發性(不明原因型)青少年脊椎側彎永遠無法治癒,當側彎度數達到中度,脊椎左右兩側肌群會持續不對稱放電,因此只要度數不進步或無法以正確方式維持穩定,就會有惡化風險。年輕時脊椎側彎對身體的影響不大而容易忽略它的存在,就像水煮青蛙一樣,當意識到脊椎側彎真正開始影響生活時可能已邁入中年過後,此時想積極進行脊椎側彎矯正治療可能會因自身的脊椎狀況而受到限制。

❌ 側彎手術真的是最佳解方嗎?

脊椎側彎手術雖可大幅度且快速改善側彎度數,但手術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尤其融合的脊椎節數愈多(特別是腰椎),術後數年後的不適感可能比未手術者更嚴重,因為僵硬的脊椎較無彈性,反而更容易導致慢性疼痛,術後活動受限,將影響姿勢維持與運動能力。

脊椎側彎影響的不止是肌肉及骨骼系統,背後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及神經系統對肌肉系統的運作有著錯綜複雜的關聯,脊椎側彎會伴隨孩子一生,若能儘早讓患者了解側彎對姿勢控制、人體動作帶來哪些錯誤影響,並及早進行學習、控制及修正,將可對脊椎健康的不良影響降到最小。

⭐ 預防勝於治療,如何穩定側彎避免惡化?

真正的矯正關鍵不在於「糾正外觀」,而在於「改變用力模式」!
透過大腦學習訓練法,可以修正錯誤的神經訊息,提高感覺神經對錯誤姿勢訊息的敏感度,並建立正確導正姿勢的神經聯結,從根本上減少側彎對脊椎的影響。

✅ 及早發現與學習正確的姿勢控制與動作策略,是維持脊椎健康的關鍵!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正面臨脊椎側彎問題,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透過動作控制科學進行矯正,避免將來因側彎惡化而影響生活品質!

📖 延伸閱讀

脊椎側彎老了會怎樣

側彎成年過後將面臨的4大問題

 


文章回覆

( 1則留言 )
陳明旭
2022年 11月 22日 23:53
我脊椎第三節開過二次刀,第一次開刀時有一邊的骨釘鑽孔失敗醫生就只裝一邊,隔年去別家脊椎外科手術醫生沒有用骨釘而是用墊片,現在已經是第四年了,經常腰部附近會疼痛有做過物理治療增生療法硬膜注射但都只是很短暫的感覺疼痛感減輕沒有多久疼痛依然復發請問這要如何治療與改善,骨科醫生說再開刀工程很大,而且也有風險存在
2023年 03月 07日 12:07
您好,只要接受過手術治療的脊椎,後續再出現疼痛都很難解決,而且手術次數愈多通常癒後愈不好,保守療法通常成效也不佳,如果經常持續疼痛,建議找麻醉科看是否能提供更多減緩疼痛療法選擇。

留言

姓名 *
留言 *
驗證碼 *
seccode
重整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