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來自美國,大腦學習訓練法改善輕中度脊椎側彎的嚴重腰背酸痛

真正的矯正,不是糾正外觀,「而是改變用力模式」,才是改善脊椎側彎與疼痛的關鍵!


24歲輕中度側彎3週密集訓練軀幹變薄變細長
輕中度腰椎側彎,因多重糾正姿勢的反力組合造成嚴重腰酸,只有鬆開錯誤力,改變動作順序,才能真正解決酸痛問題,並讓軀幹變薄、變細長,以減少肌肉及關節負擔

【側彎度數愈嚴重,會增加身體的疼痛嗎?】

她24歲來自美國,腰椎側彎僅21.5度、胸椎側彎15.5度,屬於輕中度側彎,但卻飽受嚴重的腰酸所苦,影響其站立、行走,甚至連長時間坐著都無法忍受,最終決定暫時中斷學業,專心尋找解決方法。

她曾嘗試多種矯正方式,包括:
  ✔️ 背架治療
  ✔️ 施羅斯(Schroth)脊椎側彎矯正運動
  ✔️ 脊椎螺旋穩定運動(SPS)
  ✔️ 瑜珈與伸展
  ✔️ 健身與重訓

許多側彎度數比她更嚴重的年輕人,在適當休息後酸痛都能緩解,但她的疼痛卻無法消失,甚至越來越嚴重!她是位注重健康且規律運動的人,但每當她做重訓、球類運動,甚至進行Schroth側彎矯正運動,便會誘發酸痛,其酸痛程度達到6分(滿分10分),已經影響她的坐、站及行走等日常生活!

【為什麼矯正運動反而讓疼痛加劇?】

Schroth側彎矯正方法,主張透過強度較高的肌肉訓練與呼吸調整來改善身體的對稱性,讓外觀更平衡。但她的身體外觀看起來已經很對稱,沒有明顯的背部高低不平,按理來說,側彎應該不會直接導致如此顯著的疼痛,那問題到底在哪?其實,每位側彎患者的體內都存在「不對稱的錯誤力」,尤其側彎角度越大,這種不對稱的力量就越明顯。但為什麼側彎角度更大的人,反而沒有這麼明顯的疼痛呢?

💡 關鍵在於—身體的力量組合方式錯誤!

該個案小時候學習芭蕾與民族舞蹈,她的柔軟度比一般人好,但也因此養成了錯誤的姿勢:
  ❌ 骨盆前傾
  ❌ 下肋與腹部向前凸出
  ❌ 軀幹擠壓
  ❌ 習慣外八站姿

她試圖用腹肌、核心、髖關節肌群來「糾正」這些姿勢,甚至刻意挺胸來讓站姿更好看,但這些習慣讓她的身體產生了更多錯綜複雜的力量組合。當她執行高強度側彎矯正運動或其他費力運動時,這些「錯誤的力」被進一步放大,導致疼痛加劇!

✅ 簡單來說:她的疼痛,並不是側彎造成的,而是「錯誤的用力方式」導致的!

如何真正改善疼痛問題?

她前來接受近3週的密集訓練,透過「大腦學習訓練法」,她開始察覺身體的錯誤力,當她利用特定的部位引導動作時:

  ❌如果用錯力,酸痛立即出現
  ⭕️但當她鬆開錯誤的力量,疼痛瞬間消失!

由於她過去的錯誤用力模式,已經形成了下意識的神經連結,所以透過訓練主動放鬆錯誤的用力方式,並改變動作順序,直到打破這些不正確的神經連結,才能真正擺脫疼痛!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她的側彎角度不算嚴重,矯正起來卻特別困難,因為她體內的力量組合過於複雜! 一開始,她必須極度專注,確保每個動作不讓錯誤力介入,否則一旦動作順序錯了,疼痛就會再次出現!

【結論:錯誤的矯正方式,比原本的歪斜更傷身!】

這位年經人的經驗告訴我們:
  ❌ 不正確的姿勢矯正方式,可能比原本的歪斜姿勢對身體造成更大的負擔!

如果你也是側彎患者,或者長期飽受疼痛困擾,請記住:
✅ 真正的矯正,不是「糾正外觀」,而是「改變用力模式- 用最少的力量維持姿勢平衡」,這才是改善側彎與疼痛的關鍵!

成果分享

更多案例分享

34歲女性
來自香港
密集訓練第9天
胸腰側彎40度→29.5度
22歲一般側彎矯正運動無效
2週密集訓練
胸頸側彎38→26.5
胸腰側彎51.5→41
13歲女生
來自馬來西亞
沒有穿著背架
8天密集訓練
19歲來自馬來西亞
密集訓練10天
胸椎52度→44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