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彎惡化急救~19歲男大生58.5度降至50.5度,一週內改善駝背!
來自美國3.5週密集訓練,不曾穿著背架
19歲男性來自美國,有家族脊椎側彎病史,13歲前定期檢查無異常,15歲開始察覺到姿勢不對稱,19歲經X光確診側彎,度數已達52度,7個月後惡化至58.5度。他在接受側彎矯正治療前3個月出現久坐腰酸,平躺後緩解症狀。
大腦學習訓練法密集訓練3週半,側彎從58.5度改善到50.5度,身高增高幅度介於0.2~0.8公分。駝背問題在第一週明顯改善。
【為什麼生長板閉合後側彎仍快速惡化?】
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偶爾可見,尤其側彎度數愈嚴重,惡化速度並不一定會因生長板閉合而立刻減緩,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 身體下沉的錯誤力較多
當身體出現明顯由上而下的壓力時,再加上對抗重力維持姿勢,便會加速脊椎的壓力及軀幹的擠壓。
2.感覺系統無法回饋正確訊息
前庭覺及本體感覺受側彎影響,使側彎患者無法察覺錯誤的身體位置、身體左右兩側不對稱的力量及張力,持續以不對稱的力量使用身體加重脊椎的負荷。
3.發現側彎時,度數已很嚴重
側彎度數愈嚴重,中樞神經維持姿勢穩定的難度愈高,會徵召更多肌群而強化了側彎姿勢,將進一步加劇側彎。
4.長期以錯誤的方式維持姿勢
側面姿勢或脊椎的側面曲線可反映出人體平衡姿勢的方式,只要這當中其中一種狀態偏離正常,就表示身體有錯誤的平衡力。錯誤的平衡力會強化下沉、及側彎的旋轉力,若是側面姿勢及側面曲線同步出現異常,會加快側彎惡化的腳步,尤其是在青春期及中老年階段。
【駝背對脊椎側彎的影響】
該個案自幼開始便受駝背困擾,駝背及側彎均會影響腹部及肋骨正常的呼吸律動,造成背部與腹部僵硬。若矯正側彎未同步改善駝背,矯正效果會受限。此外,駝背常伴隨圓肩、頭部前傾與胸腔下壓,加速側彎惡化。
【修正中樞神經錯誤才能釜底抽薪矯正側彎】
脊椎側彎會干擾中樞神經的控制,中樞神經對姿勢與動作的錯誤控制又會使側彎惡化。中樞神經對側彎所產生的具體影響如下:
1. 中樞神經無法定義正確的關節位置
研究證實脊椎側彎患者的前庭異常,導致中樞在整合感覺及運動訊息產生偏差,使關節長期處於錯誤的位置,間接導致感受關節位置、肌肉力量的本體感覺無法傳遞正確訊息回到中樞,這種不間斷地錯誤循環,使中樞神經無法定位正確的關節位置。
2. 執行動作時關節活動不對稱
由於側彎患者體內累積許多複雜的錯誤力,導致關節活動不對稱,往某些方向執行動作較為容易,使身體不對稱地往側彎的方向傾倒。
3. 維持姿勢或執行動作時,動作順序錯誤
人體在維持姿勢或執行動作時,會從最簡單的整體控制(en bloc)進階到分段控制,當進入分段控制後,又可區分由頭到腳、或由下到上的控制順序,這是人類從小到大的正常發展過程。
當中樞神經感受到脊椎側彎所導致的不對稱,會回歸到更為初階的姿勢控制方式-“增加軀幹及頭頸部的僵硬度,使其進行整體控制(en bloc)”,以簡化控制身體的難度。因此側彎患者很難進行軀幹間的分段控制,以建立不同的動作策略來維持姿勢或執行動作,故僅有將軀幹擠壓在側彎狀態下的單一順序選擇。
這種錯誤的動作順序會讓所有針對肌肉骨骼系統的矯正治療成效瞬間歸零,像是脫離背架的時間愈久、或進行側彎矯正運動的當下,脊椎可能在該矯正姿勢下變直,不過只要回到日常姿勢,中樞神經又會自動設定回到原本的整體控制,側彎便會迅速回歸原本狀態。
4. 徵召不當肌群,或過多的肌肉力量維持平衡及執行動作
此乃身體面臨內部、或外部環境產生巨大改變時的本能反應。脊椎側彎會在身體內部產生巨大改變,因而誘發了中樞神經召集更多的肌群以協助穩定。舉例來說,當行走在不穩定的地面時,中樞神經會下意識地召集更多的下肢肌群維持穩定。
而脊椎側彎會讓身體持續處於不穩定狀態,因此在行走及站立時,大腿前後側肌群會變得僵硬、腳掌或腳趾踩地面的力量較大,使踝關節及髖關節缺乏彈性,這些都是人體維持穩定的本能反應,然而這種本能反應卻限制了脊椎的延伸及矯正。
【結論】
大腦學習訓練法針對中樞神經所產生的錯誤控制進行修正,因此可在短時間內,且完全不使用背架的情況下,改善重度側彎度數。若能修正愈多的錯誤,維持矯正後的姿勢也愈輕鬆,才有機會長久維持不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