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馬來西亞密集訓練8天改善中度胸椎側彎

13歲女生

13歲女性 來自馬來西亞 沒有穿著背架 8天密集訓練 胸椎33度→22.5度


來自馬來西亞8天-成功矯正側彎度數33→22.5度

【病史與初步診斷】

13歲女性來自馬來西亞,小學6年級發現脊椎側彎,當時側彎度數28度,開始接受一週一次的整骨治療, 不曾穿著背架,側彎度數惡化至33度。雖然她的骨盆生長板(Risser sign)顯示骨頭成長空間不大,但她身體有明顯擠壓下沉的力,且中樞神經對姿勢平衡控制尚未發展穩定之前,側彎仍有惡化風險。

【8天大腦學習訓練法】

他們選擇了連續8天,一天2次的大腦學習密集訓練,第9天拍攝X光片確認度數、並進行半天的複習運動,側彎度數由33→22.5度。

進行到第3天練習時,她的姿勢外觀有了明顯的變化,但這種狀態仍非常不穩定,因為她大腦還不習慣如何控制新的身體位置。

【該個案進行主動運動面臨的問題】

這個個案在剛開始接受治療時,最大的問題就是態度消極,導致在進行主動控制練習時,常常會因為身體不適而需要休息,雖然每一個動作控制練習都不費力,但她的專注持續力很難超過2分鐘。

第一天到第四天的狀態皆是如此,但到第三天,整體的持續力依舊不佳,不過有一小段時間(約10分鐘),身體可被引導到較好的位置,動作品質也能達到我們要求的標準,而且她也能明顯的看出身體在好的位置及不好位置的差異。直到第四天治療結束前,才表現較好,運動的持續時間約有20-30分鐘。

第五天到第八天,她可以透過鏡子判斷自己的身體是否處於直立的狀態,在該個案認真專注的情況下,透過我們的引導,整體的動作品質較好。在最好的情況下,她可以自己將身體和脊椎,引導到更好的位置,但執行正確動作的頻率仍不高。

因為該個案的矯正動機不夠強烈,大腦就比較不容易記住正確的脊椎活動路徑,動作品質就比較不穩定。

【初次密集訓練後側彎度數仍不穩定】

由於該個案的側彎矯正動機不佳,透過中樞神經對肌肉骨骼系統的錯誤進行修正,雖然可在短時間內改善她的側彎度數,但這種改變只是告訴我們,她有能力改變自己,需待其能執行高頻率、且高品質的動作控制,才能確保該矯正成效可維持穩定。

成果分享

更多案例分享

12歲女生
2個月
胸椎44度~31度
10歲女生
拍攝X光片前2~3天移除背架
胸椎40度→33度
腰椎39度→27度
來自香港3.2週
不曾穿著背架
胸椎62.5度→55度
腰椎45.5度→37度
12歲女生
沒有穿著背架
16次
胸椎45度→36度